活动报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蕴霆助理教授独立作者论文、吴泽南助理教授合作论文分别于国际顶级期刊Management Science在线发表、经济理论领域著名期刊Theoretical Economics发表
来源: 经济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蕴霆助理教授独立作者论文“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Components of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 and Stock Returns”(特质波动率的短期成分和长期成分与股票回报)在Management Science在线发表。Management Science杂志成立于1954年,由美国运筹学与管理学学会主办,是管理学、运筹学领域的顶级期刊。
现代资产定价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 (idiosyncratic volatility)和个股期望回报之间的关系背后经济学机制,这个问题不仅对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构建高效的投资组合及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重要实践意义,也对未来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篇文章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特质波动率的波动具有短期与长期特征,因此文章提出并估计了一个具有长短期波动的模型来刻画不同频率成分的特质波动率的变动。这个分解发现特质波动率的短期波动与股票回报正相关,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在短期面临金融摩擦,并没有足够分散化掉特异性风险。而特质波动率的长期波动与股票回报波动率负相关,这个发现支持用基于真实期权的模型解释特质波动率之谜,高特质波动率的股票的回报低是由于其系统性风险较小。并且这个真实期权模型将特质回报波动率和企业生产率波动率等变量建立了经济联系。因此该研究对深入理解特质波动率与个股回报之间的实证关系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和分析,并为厘清特质波动率与个股期望回报之间的关联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287/mnsc.2020.388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吴泽南助理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傅强教授的合作论文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Biased Contests正式发表于理论经济学著名期刊Theoretical Economics。
竞赛,作为经济中分配资源一种十分常见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竞赛理论(亦称锦标赛理论)刻画经济个体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如何相互竞争,对于我们理解劳动力市场中员工的选拔和晋升、企业信息透明度以及组织的最优制度设计等现实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完备信息的环境中研究参赛者具有事前异质性时的最优竞赛设计问题。这一问题在文献中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前人的研究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与唯一性,但是在具有异质性的竞赛环境中,均衡一般不具有显示解。因此,依赖于博弈均衡刻画展开的竞赛设计问题难以推进。受限于这一困难,以往文献一般只考虑二人博弈或者在特定的竞赛环境中研究该问题。所得结论的适用范围具有较大局限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克服上述困难,在无须计算博弈均衡的情况下,即可刻画最优竞赛制度所呈现出的性质。这一新思路不仅在方法论上具有理论价值,同时丰富了人们对于参赛者激励以及竞赛设计的认知。利用这一方法,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前述文献所得结论及其背后经济学直觉的局限性。例如,以往文献一般认为最优竞赛将通过扶持弱者同时抑制强者来使得比赛更加公平(leveling the playing field),从而提升每位参赛者的激励。本文证明了这一结论并不总是成立,并且给出了其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全文链接
https://econtheory.org/ojs/index.php/te/article/viewFile/20201435/29108/82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宏观金融和金融计量。研究成果发表于Management Science和Economic Letters等著名期刊。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应用微观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与保险市场;主讲《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等课程。研究成果在Theoretical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 Geneva Risk and Insurance Review,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Economics Letters, 《经济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